□晨報SD記憶卡評論員 鬱瀟亮
  這個涼夏,冰桶挑戰熱了。或許,不高的氣溫,讓冰水從頭澆下顯得更具“挑戰”的意味。借助網絡傳播的迅捷與便利,一桶冰水從大洋彼岸的美國很快傳遞到了中國,澆濕了一張又一張人們熟悉的面孔:SD記憶卡從企業界的大佬到娛樂圈裡的大腕,他們都在說,“ALS”的慈善事業需要這麼做。受這股風潮影響,很多普通人這兩天也紛紛效仿名流,以“濕身”求關註。
  在國內,“ALS”代表預防癌症哪幾個英文單詞,恐怕到現在也沒多少人能準確說出來,但這並不妨礙漸凍人這個群體從冰桶里浮出水面,進而得到廣泛關註。人們或許知道大師霍金,但未必知道他其實就是個典型的漸凍人,輪椅上的霍金需借助一系列高端的科技設備,在精心的醫護條件下才能實現與外界的交流。功成名就的大師尚且如此,那些籍籍無名的普通病患之境遇,可想而知。因此,以冰桶挑戰為載體的慈善行動,其根本意義就是喚起社會對漸凍人的關註,進而讓更多的人向飽受病魔摧殘的患者施以援手。
  不得不承認的是,今天的社會,人們的註意力太容易轉移。名人當頭澆冰水,無疑是吸引眼球的好辦法,而且,接力游戲般的點名方式,又使冰桶挑戰具備了幾何級擴散的可能。然而,這也是對此出現種種議論的原因之一:名人明星們在自己的圈子裡點名,在某種意義上與普羅大眾之間划出了一道鴻溝,最終讓冰桶挑戰似乎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,一個名利場上秀人脈的社交游戲——有多少人正備好冰桶,暗暗期待被某個大腕朋友點名呢?而普通觀眾們饒有興緻地欣賞了幾天之後也開始蠢蠢欲動——你們能玩,我們就不能玩?於是,全社會跟風而上,冰桶挑戰的慈善竹北買房內核漸漸被忽視,空留一個游戲外殼。
  慈善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,但本身永遠不是一種游戲,而是一份內化於自身的理念。這份理念催生了冰桶挑戰,或許今後還會展示其他種種凝聚慈善力量的創意,讓富有的人、普通的人甚至貧窮的人都願意廣泛參與其中。但是,冰桶挑戰並不意味著必然使人產生投身慈善事業的恆久動力。如果僅僅將其視為點名游戲、博取關註的途徑以房屋買賣及展示“混在圈中”的存在感,那麼,澆自己再多冰水,也不可能真正體會到那些漸凍人的痛苦,更不會對慈善事業產生些許助力。對於那些僅為了博出鏡、博眼球的人,大家不得不質疑兩句:你真的捐款了嗎?你的行動,莫非僅僅就是澆自己個透心涼?
  而且,冰桶挑戰的傳播出現熱鬧的娛樂化傾向,與其慈善目的完全是南轅北轍的路徑,甚至可能傷害了原本善意的初衷。慈善娛樂化的典型例子,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就是陳光標。從奇裝異服的打扮,到五音不全的歌聲,從秀現鈔,到秀“首善證書”,他自稱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做慈善,但多數人卻只是把他當成笑話來看,因為他娛樂化的慈善“個人秀”太過功利,以至於令人不屑追隨。不妨設想一下,假如是陳光標發起了冰桶挑戰,名人們還會踴躍響應嗎?
  美國原裝的慈善游戲,傳到國內就被有些人玩得南橘北枳般變了味道,原因很簡單:沒那份心。不少參與冰桶挑戰的名人,錄視頻的時候都會講一句“行動起來”。不錯,做慈善要的就是“行動起來”,更重要的是,這種行動,應該是被自身真正的慈善動力所驅使。
  行善如水,長流不止,只有常駐心間的慈善理念,才能賦予冰桶挑戰打動他人的力量,並讓它不只是階段性的跟風游戲; 在這種理念的驅策之下,或許有一天,在中國也會不斷萌生比冰桶挑戰更富創意的慈善活動。
  (原標題:且願行善“冰”化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72shcn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